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百色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稻盛和夫:行善利他-----你的行善方式正确吗

2019/9/18 8:36:44发布143次查看
〓01“行善利他:你的行善方式正确吗”
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传播快乐
相助他人,为他人带去欢乐
自己也将获得愉悦的心情
稻盛和夫说:“人活在世上,应当行善行,思利他。”
多行善举,在危难之际帮助他人
不仅可以为我们积攒福气
还可以使我们亲身体会到他人的困境
痛苦与不幸,进而不断地增长我们的慈悲心
并且还能够让我们引以为戒,避免走上他们的道路
行善举就是种善因,最终便会收获善果。
稻盛和夫在教育员工的过程中
一直在向大家传授“行善利他”的思想;他始终相信“
一人行善,惠及亲朋”的道理。若要做事,
应先做人,善于行善的人,
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未来积攒善因,
这也从侧面为人生铺平了道路
一个相对顺利的人生,才能拥有相对出彩的经历。
〓02命运和立命
稻盛和夫一直强调因果报应法则
因此,他对安冈正笃先生写的《命运和立命》
一书也十分推崇
书中提到,若是一个人能够多行善举
,那么不仅家人、亲朋会得福报,
各种好运、福报还会贯穿他的一生;
而利他的行为,
就是教化我们在为人处世当中
保持一个同情、慈悲、和善的心态,
利他就是利己,其中的幸运总会降临在我们自己身上。
稻盛和夫一直笃信这个法则,
并且相信只要多行善举,
便可以令命运朝向好的一面发展。
这不仅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
而且也适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多行善举,利及他人,这也是使人生道路、
使企业经营向好的方向转变的不二法门。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行善,
都会有善意的行为;
每个人也都有利他之心,
也都会为他人着想。
但行善利他的行为是否都是合理合适的呢?
在生活中,善有善报固然是常理,
但也存在一些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半是行善利他的行为存在偏差。
那么,如何正确行善,
真正达到助益他人的目的呢?
稻盛和夫表明,
因果报应法则讲述的是行善利他、
必有善报的道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也会出现“好心没好报”的情况,
这不禁令人们对此产生了疑虑。
有的人为人很好,平日里也很讲义气,
当朋友遇到困难时,
他为了帮助朋友摆脱困境,
就去做朋友贷款的担保人,
却没想到朋友贷款之后也没能扭转经济局面,
最后连累他也倾家荡产。这本是行善举,
真心助人做好事,到头来却为自己惹来了麻烦,
招致了霉运。还有的人为了朋友慷慨解囊,
但是朋友借了钱没有要还的意思,
最终,行善的人致使自己陷入困境。
因此,会有一些人不解:
不是说种善因得善果吗?
为什么行善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厄运?
稻盛和夫表明,
这些人对因果的理解显然是不正确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是因为因果报应法则也是存在限定条件的。
我们在生活中行善的时候,
首先要分析好行善对象所处的境遇,
只是一味地凭借同情,或是感情用事,
就去奋不顾身地两肋插刀或是慷慨解囊,
这本身就是不合适的行为。
〓03“大善”和“小善”之分
稻盛和夫的经营判断理念存在着“大善”和“小善”之分,
先说第一个例子,
朋友因经济问题需要贷款,
上门央求你做他的担保人。
这时,你要做的不是立刻答应,
而是坐下来问清楚朋友面临如此困境的原因,
要搞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并且积极考证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倘若他是因为自身行为有失,
因为挥霍浪费才落得如此地步,
那么你就应该断然拒绝他,明确告诉他,
你不会去担任他的担保人,
并且劝诫他摒弃之前的不当行为,
正视当下的困境,振作起来以积极的态度努力渡过难关。
但如果你碍于面子或是基于同情,
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看起来是一种“善行”,
但也只能算是“小善”。
而这样的“小善”最终会把你自己牵连进去,
把自己拖累得也很狼狈。
因此,行善之时,
要分清楚这样的善举是“小善”还是“大善”,
切忌感情用事。
单无法及时送达的困惑
再说第二个例子,
我们时常会遇到朋友手头紧的情况,
也不乏朋友向自己借钱的经历。
面对朋友的央求,
如果你仅仅是因为同情,
就非常痛快地把钱借给了他,
这其实不是在帮他。之所以“手头紧”,
是因为这位朋友行事太过散漫马虎,
缺乏计划性,以至于形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挥霍习惯。
你在这样的情况下借钱给他,
无疑是助长他的不良习惯。
同情和帮助的方法不合理
一味迁就朋友的不合理要求,
导致朋友越陷越深,
这仍然是“小善”的表现。
这就同一些家长过分宠爱孩子,
把孩子一直保护在温室中是一样的道理,
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半点好处。
爱孩子,也要让孩子经历风雨,
这才是真正的爱,正确而合理的爱。
对于“小善”和“大善”的行善方式,
稻盛和夫曾经有过身体力行的体验。
在日本战争时期,
有个人曾经帮助过稻盛和夫的父亲,
算是于其有恩。很多年后,
这个人的儿子前来拜访稻盛和夫,
那个时候,京瓷已经小有名气,
稻盛和夫在业内也算是名声正旺。
他来到京都之后,声称自己生活有些困难,
请求稻盛和夫看在当年的事情上帮衬一下。
既然是恩人的后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稻盛和夫也就毫不犹豫地把钱借给他了。
然而,稻盛和夫既没有过问那人何时还款,
也没有让他写下有关借条之类的凭证。
稻盛和夫表示,自己是在送钱给他,而非借钱。
因为在稻盛和夫看来,
那个人的人格品行并不可靠,
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他还钱。
这之后,那人再也没有来找过稻盛和夫,从此之后便杳无音讯。
而稻盛和夫也没有催促过他还钱,
甚至再也没有联系过他。
因为稻盛和夫从来没有想过让他还钱,
所以也没有因为此事而烦恼过。
稻盛和夫提到:“到目前为止,有很多人向我借过钱。我从年轻时就这样考虑:我借给别人钱,
名义上是借,实际上是送,
这种情况肯定会有
。但是我从来没有把还钱作为往外借钱的条件,
一次都没有过。所以
,‘好心没好报’‘行善举却遭背叛’的事情从未在我身上发生过。”
还有一次,京瓷一位员工的父亲遇到了一些麻烦,
深夜的时候,父子二人来到了稻盛和夫的住所,
请求稻盛和夫借出一笔钱供其周转。
四十多岁的稻盛和夫并没有因为这是员工的事情而盲目答应,
而是冷静询问了整个事情的缘由
,了解了具体情况。
之后,稻盛和夫拒绝了二人的求助,
并且对员工的父亲说:“伯父,不是我不想帮助您,
而是一旦我把钱借给您,
最终是会害了您的。
我不清楚您现在正处于何等的困境,
但是您应该振作起来,
正视您现在的苦难,不管是悲是喜,
人生总是要有所承担的。”
〓04在行善时就不要想着回报,这样才不会招致烦恼,
稻盛和夫坦言:
“虽然,我认为自己做得并没有错,但是本心里还是会觉得自己很冷酷,但是事实证明了我的做法是明智的。当初的那位员工现在已经成为京瓷的骨干人员,他的父亲之后也振作了起来。每当提及此事,他的父亲总是感慨多亏了我当初的劝诫和鼓励,他才能找到东山再起的机会,从而又过上了以前的生活。”
分析发生在稻盛和夫身上的两则例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1)倘若不问缘由,
直截了当地借钱给他人,
就不要抱着对方能够还钱的心思。
也就是说,有些善举注定是没有回报的,
至少没有实质性的相对应的回报。
所以,在行善时就不要想着回报
,这样才不会招致烦恼,
也不会存在“好心办坏事”的情形。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真正的善行是从根本上帮助他人,
让他人在自己的帮助下能够更好地走好今后的路
,“救人,更要救心”便是这个道理。
稻盛和夫说:“为了使人生更为出彩,
也为了使企业经营得更加出色,大家都应该多行善举,利及他人。”
近期阿米巴经营实操方案班:
134期 时间 2019年9月7-10日·广州
微信公众号:稻盛经营咨询(zhongyh1128)
报名热线:钟益徽 15917466255(同微信)

百色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